加入日期 : 2016-09-25 13:00:26
255
故事5
收藏1
追蹤120,051
觀看數
2020-12-09
哈囉,大家好! 相信大家都看過不少PS5的開箱了,對於規格、性能這些應該非常了解,這次幫大家整理一下,到底買PS5需要值得考慮的幾點。(建議播放速度開1.25倍觀看喔~) -------- Astro’s Playroom搖桿功能,就可以體會到一個全新世代的來臨,震動回饋感受非常的細緻,像是在水中時,手把會感覺有水波在附近漣漪感,在沙地上行走也可以感受到沙沙沙的顆粒感,甚至走路的音效還會從手把傳出,還有彈簧要續力時,板機會有真的在擠壓彈簧的手感,L2、R2的壓力設計,也會讓自己有種真的在扣板機的感覺,整個體驗非常的棒,真的很想把搖桿鑿開,看看裡面到底是怎麼設計的,不用說新作了,如果把舊時代的遊戲重製,加上PS5版的搖桿震動,我就寧願再花錢買單一次。很期待之後出的新作會有甚麼樣的觸覺體驗。
2020-11-10
12 PRO MAX有更大的感光元件(傳感器),更好的兩軸物理防震,這些會真的使它比12PRO好很多嗎?對於專業攝影師來說的觀點。 每當用iPhone拍照,手機裡面的處理器會大量的運算圖片,像是多次曝光或多張照片的融合計算,最合適曝光與環境計算去獲得最佳拍攝效果,這都是按下按鈕時,手機同時就開始運算的。 這是處理運算過的照片,這也是智慧手機的趨勢,也是為什麼現在手機相機如此出色的原因,因為它不是出至於物理硬體,而是用蘋果軟體去完成所有數據的運算。 而這些運算的數據處理,不會有太大學習門檻,你只要按下按鈕就好,圖像的數據就會在背景模式默默處理完成,這一切處理都是瞬間完成的,你就會有一張很炫的照片。 這也是為什麼現在手機照相這麼受歡迎的緣故,因為它們的確超過所有人期望,到底用它可以拍出什麼樣的作品,而今天我們要試的是12 PRO MAX。 很多人想要這台手機,因為如果想要最好的蘋果手機相機,這台PRO MAX是蘋果做過最好的手機相機,配有傳感器穩定系統,可以很穩定的去拍攝影像,但只有主攝鏡頭才有,超廣跟遠攝鏡頭則沒有。 當用主廣角時,可以有傳感器穩定,傳感器可精確控制左右X軸和上下Y軸動態,雖然不是單眼的五軸防震,但在手機能有兩軸物理防震是很驚人的。 望遠鏡頭為2.5倍,讓攝影的選擇更多樣,無須更換鏡頭就可以有廣角、超廣角跟望遠鏡頭,成像銳利且保留很多細節。 主攝光圈跟其他12系列一樣1.6,一樣有12Pro的雷射儀,可以讓場景判別更快更精準對焦,尤其是在光線不足的情況下,再借助強大運算軟體下,不管是白天甚至是晚上,只要按個鈕都有準焦清晰的照片,這也是12mini沒有的雷達儀。 由於上一隻影片很多人說想看直出照片,所以先放上直出,再放上調色的照片。 這些看起來很棒的照片,是來自於可以裝進口袋的手機拍的,也是拿來傳訊息聊天,和講電話玩遊戲的手機,最近跟蘋果的工程師聊到,他提及到一個觀點,手機跟單眼的差異就在,單眼沒有這種A14超級晶片去處理圖像數據,也不用裝上多個鏡頭。 來看看上次12PRO的照片,跟PRO MAX放在一起差不多,沒有很明顯的差異,是沒錯續航更好,螢幕更大,但單論抓拍而言,PRO跟PRO MAX對我來說幾乎相同,除非場景是比較昏暗的才有些許差別,雖然傳感器變大47%,跟傳感穩定,但沒有我預想PRO跟PRO MAX差異很多。 影片大概就是這樣,希望能幫你對於手機選擇作出決定,真要升級成PRO MAX嗎?我是不知道你現在是用什麼手機,不知道你是否愛好攝影,或許你會進來看這個影片,應該你是喜歡攝影的,但並不代表一定要擁有最新的就是最好。 必須真正的去評估自己是否需要,可以多看幾個開箱影片跟評論再做決定,它的確是很棒的相機,而有了它相信一定會很開心沒錯,喜歡影片記得按讚訂閱。
2020-10-28
對於一個遊戲玩家來說,PS5的主機跟搖桿的評論是什麼?跟上代主機或其他廠遊戲主機大小差異。 今天很興奮的跟大家說,我提早拿到了PS5,將進行開箱來看看裡面有啥,瞧瞧主機跟搖桿,廢話不多說來開箱吧。 開始前先謝謝PS.UK讓我成為首波開箱的人之一,可以來比較一下這代跟上代的主機及搖桿差異,有非常多東西讓人期待。 有主機跟搖桿圖案及PS5標誌,右上有8K解析度、4K120p及HDR,豎立很大的躍進在新生代主機上,盒背可以看到主機可以水平放置,閃電速度、驚人的沈浸感、驚豔的遊戲,右上寫有825GB容量 首先是電源線,用於幫主機供電,體積十分的小。 這是搖桿及PS5使用指南,裏頭有些說明還算有用。 含HDMI用於高解析度跟刷新率,及USBC用於主機連結搖桿,與一個黑色主機底座。 老實說這主機很大,但它看起來非常的棒,在主機的正面有高速USB及超速USBC插孔,還有退碟鈕因為這是光碟版,它同時另有數位版本,底部有電源鍵與光碟槽。 主機背部有兩個超速USB插孔、網路孔、HDMI及供電孔,主機底部沒有按鈕,但白色內面有很多PS按鈕符號浮印,讓它看起來很有質感,必須承認它看起來很酷。 還沒有實際摸過PS5的搖桿,對於愛用搖桿的玩家是很重要的,搖桿很棒很輕巧,按鈕為透明的,搖桿中間為觸控板,LED線圍繞觸控區,不像之前是在前方,可以直接看到LED燈是很酷的,PS按鈕不是圓形而是字體樣式。 PS按鈕下方是麥克風及連接孔,搖桿背部不知道之後會不會有其他的擴充配件,前觸發按鈕因為不是遊戲狀態,不知效果如何,但這可以調節張力,像是拉弓越用力觸發鈕會越緊,觸感都非常好,中間有USBC連結主機孔,搖桿很順暢,使用邏輯差不多,但手指延伸操作有些變難點。 無需下載的PS5 內置遊戲《Astro's PlayRoom》 【新舊主機比較】 PS5、PS4Pro及XBox等,可以看出PS5主機比其他主機大很多,可以說這主機又大又寬,放大65寸電視旁邊也顯得很大,它也可以水平放置,更加安全。 很多人說新的PS5搖桿大很多,如果把PS4搖桿疊在一起,會發現兩者按鈕位置一樣,但PS5外緣比較大些,因此看起來PS5搖桿更大一些,但事實上按鈕位置是相同的。 PS5的搖桿大小反而跟XBox搖桿差不多大,後續也會做關於主機遊戲的差異評比。
2020-10-21
將新的iPhone 12 Pro相機開箱並進行測試,去比較使用新模式和功能拍攝的不同照片。 今天是重要的日子,屬於iPhone的一天,對我來說是相機日,或許有很多新技術在薄薄的手機裡,窄邊大螢幕跟續航是蠻厲害,但相機才是最重要的,今天主要來測試這些小壞蛋來看看它們到底有多厲害? 說到iPhone有時感覺它的自動曝光比自己單眼好,而用自己單眼發現不能跟iPhone一樣有那麼好的自動曝光,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,不能只有我是這樣XD。 目前已經用新12Pro拍了些照片,在不同的場景環境,來測試不同的相機功能,說到12Pro會讓人很興奮智慧手機能有這些畫面。 這張沒有後製的直出照片,成像令人著迷,可以看出iPhone對於場景自動曝光非常厲害,相片每一處都有很多細節,像是棚子下方的暗處陰影,身穿背心的紋理,包括天空的雲朵完美呈現,沒有一個地方有曝光問題的。 這讓我嚇到了,因為要用單眼拍出這種成像,要用上某種HDR效果跟包圍曝光,要不然就是要用Lightroom去後製圖片,因為對於單眼來說是有困難度的。 圍功勞,不管是房子的外部或是內部都曝光很好,但單眼沒那麼簡單達成,曝光必須選擇室內還是室外,也讓單眼需要更多的補光或是各種技術搭配專業人士,才能達到電影成像規格的照片,而12 Pro則只要拍一張照片即可。 畫面中的道路跟天空與前後景都正確的曝光,但有時候有些成像會過度銳化,所以有時候可能要用後製去柔化成像去接近真實效果,因為實在是太銳利了。 人像模式看起來很棒,有很棒的景深效果,放大會發現臉部有些處理小瑕疵,但拍攝第二張時就虛化處理的很仔細,搭配很深的景深。 把照片拉近看會發現其細節呈現很棒,不管是機車還是衣服細節,搭配虛化背景,看起來就像是用單眼拍的一樣,讓人想不到這居然是用手機拍的。 主廣角光圈達到1.6,代表能讓大量的光源進入鏡頭,對於室內低光拍攝更容易,這些更多的進光也可以運用在晚上場景環境。 在多倫多市的夜景拍攝應該有兩年經驗了,去看一下平時愛去的點,看成像怎樣。 有對情侶經過,得到不錯的樣張,光線很棒,細節也很清晰,這對於只是塞在口袋的手機相機,相比單眼是很難做到的,有點不知所措,因為對於拍攝好成像來說太簡單了。 夜景模式建議用在平穩的平面或腳架上,可以提供更長的曝光時間,這其實不算新功能,因為11也有,但這次是每個鏡頭都有夜景模式(包括前自拍鏡頭) 朋友:拿著未發佈的iPhone有點不真實跟緊張,你給我也不太敢拿。 室內低光跟夜景拍攝總是更具挑戰性,每代iPhone都在不斷的進步,尤其加上雷達掃描儀讓對焦變快6倍,對於光源不足難以對焦,但有了1.6光圈跟掃描儀,讓夜間手持拍攝更快更好,不需要腳架就可以擁有不錯的照片。 11在超廣角沒有夜景模式,但現在可以用12的超廣角拍攝夜景模式,會有小黃標彈出顯示曝光秒數,依據手持穩定得到最佳的曝光,而在腳架上能獲得更長的曝光時間,來進行更多的創意攝影。 這張照片保持背景不動下用3秒長曝拍攝。 在很低光源的大樓拍攝,利用長曝3秒會得到很明亮的畫面,但邊緣還是會有些微噪點跟油畫像素感,但整體來說還是另人印象深刻。 強大的圖像處理跟鏡頭硬體,讓這手機很可怕,即使忘記帶上單眼,當要捕捉當下時,也可以用這手機達成不錯的畫面,這相機功能的強大比你所需要的還要更多更厲害,作為一名攝影師或每天要拍照或紀錄當下的人,會很慶幸口袋裡的手機除能滿足日常需求外,還是2020最好的「易於」手機相機。 它能取代我所有需求嗎?雖不行但幾乎在所有情況下,它都會表現非常出色,你可以拿它去拍攝專業電影,但對於專業攝影師,還是會希望擁有自己更專業的器材,之後會有更多的詳細錄影影片測試。
2017-10-25
環球看樣子是打算跟隨漫威的模式, 把這些魔怪故事拍成一系列互相牽扯的電影作品,打造一個屬於自己的世界觀,而《神鬼傳奇》就是黑暗宇宙系列的第一部作品!
2017 © Osparks.